摘要:区块链技术是一个集成了多方面研究成果的综合性技术系统。区块链的意义在于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可靠的互联网系统,解决价值交换与转移中存在的欺诈和寻租现象。区块链技术能简化流程,降低一些不必要的交易成本及制度性成本,这种能力未来必将应用于许多社会领域中,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当前企业如何进行战略投资选择是文章讨论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区块链;块链式数据结构;整体架构
一、区块链的概念与技术基础认知
区块链是在公共或私人计算网络上共享的分布式账本或数据库。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相当于一套按时间排序、真实记录的超级账本,对交易参与各方的活动记录进行综合记账。
区块链技术不是一个单项的技术,而是一个建立在集成了多方面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综合性技术系统。其中有三项必要技术,分别是:共识机制、密码学原理和分布式数据存储。
区块链技术优先适用的领域必须具备以下三个主要特征:标准化程度高、自动化需求大、资质证明要求多。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率先在具备这些特性的应用领域中凸显经济价值和优势。
二、区块链的战略价值
1.区块链技术并不局限于通过去中介化来创造价值
现有的机构和多方交易通过合适的区块链架构,可以从区块链减少交易复杂性和降低成本的优点中获利,以及在透明度和防欺诈方面上得到改进。因为有利可图,有的企业也愿意积极应用区块链,而不是被这股浪潮所取代。最有可能在短期内取得成功的商业模式是:许可链或私有链,而非公链。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公共区块链,因为完全去中介化的特性,被视为对现有中心化格局的挑战者和巨大威胁。相比公链而言,私有区块链托管在私人计算网络上,具有可控制的访问和编辑权限。
按照数据是公有还是私有,参与者是否需要得到许可进行读写,我们把区块链机构分为如下四类,我们分别列出了他们的特性,以及随之带来的可扩张的强弱。多数商用的区块链将采用私有的、需要许可的架构,使其开放性和可扩张性达到最优。最终,通过私有的、需许可的区块链,公司无论大小都能在其中获得商业价值。本就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可以继续保持中心化的地位,也可以与行业中的其他参与者联手获得和分享价值。而参与者可以从安全共享数据中获利,当然,哪些数据被分享,分享给谁,何时分享,都应是可被控制的。对所有公司而言,通过先小范围试验再逐步规模化的路径,许可链、私链可以让不同的价值主张得以稳步实现。
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管理、存储,以及资助一个数据库的整体解决方案。真正的点对点模型将在商业上可行,因为区块链通过Token来奖励参与者的贡献,并且让他们能够享受到未来增值部分的收益。当然,这种模式带来的心态和形态的改变和对现有商业的颠覆是巨大的。
长期来看,现有参与者对于区块链技术的适应和整合程度,是区块链能否成为平台、会成为多大平台的决定性因素。
2.短期来看,区块链的实际战略价值主要在于降低成本
区块链或许有可能颠覆现有平台,具有成为运行新模式基础的可能性。通过从现有流程中减少中间环节,减轻保存纪录和管理交易对账等的行政工作,就能有效降低成本。这样,企业从降低成本中获利,又为提供区块链服务的参与者创造了新的收入,这个模式就可以运行起来了。
在医疗健康领域,区块链可能成为打通供应商、病人、保险公司、研究人员之间数据获取和交换价值的关键。基于区块链的医疗记录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还可以让研究人员访问到隐去患者身份信息的历史医疗数据集,这对于医学研究的进步至关重要。智能合约能让患者对于自己的健康数据有更高的掌控权,甚至掌控商业变现对个人数据的读取。例如,他们可以像使用自己数据来研发新药的药厂进行收费。区块链也可以与物联网传感器结合,来确保药物、血液和器官处于全程冷链环境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块链的价值可能从降低成本升级为产生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创造收入。其中,最具潜力和革命性的用例之一是创造一种分布式的安全的电子身份,不论是顾客身份的认证,还是通过身份帮助企业更好地认知客户,以及涉及到的相关服务。
3.区块链技术的普遍标准和监管还不成熟,全面应用还需3年~5年时间
区块链要发挥其战略价值,必须要能提供商业上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且这种解决方案是可规模化的。按照标准与合规、技术、资产、生态四个关键因素。逐一评估目前已经发现了超过90个潜在可能的应用,区块链在各行业应用的可行性取决于四个因素:资产类型、技术成熟度、法规与监管以及生态系统构建,其中最主要的是共同标准的建立。目前,制约区块链技术大规模应用的最主要因素是缺乏共同标准和清晰的法规监管。
三、区块链的战略选择
区块链领域充斥着海量应用,企业在面临选择要去抓住具体哪个机会时往往无所适从。事实上,可以采取一种务实而怀疑的态度,结构化地缩小选择范围。第一步是判断这个应用场景是否有巨大的、可获得的实际价值。只有从客户的真实需求和痛点出发,才能避开所谓的开发者陷阱,真正发挥区块链解决消费者摩擦的作用。先找到真正的刚需痛点,才能从可行性、局限性的层面对区块链解决方案的潜在商业价值做精确分析。而更进一步,需要结合行业概况、公司的专业能力等来做决策。公司必须对各环节上的细微差别有所了解,才能确定投身方向才能获得可靠的投资回报。而如果一个应用根本不满足可行性和投资回报的最低要求,那么公司根本不用考虑后面一步要采取哪种区块链竞争策略。必须根据企业自身市场定位来优化区块链战略。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决策要不要投身区块链主要看两点,一是具体应用场景,二是公司本身的市场地位。通过制定正确的战略,企业可以在短时期内在区块链上获益。而有能力将自己的区块链作为市场上通用解决方案的主导者,企业决策者应当认清区块链的战略价值,区块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区块链技术并不局限于通过去中介化来创造价值,这将鼓励基于许可链、私链的商业应用;第二,在产生变革性的商业模式之前,区块链的短期价值主要在于降低成本;第三,区块链距离实际应用还有3年~5年的时间,要突破的最大难点在于解决“竞合关系”悖论,从而建立一个共同的标准。
一旦公司找到了一个有潜力的应用场景,那么就需要根据目标市场的定位来制定竞争策略。大多数企业局限于自身可以影响的范围,即使是受技术和资产限制也可以通过一些权衡和调整来形成一个可行的方案。但是,公司在区块链方面的战略选择将受两个重要的市场因素决定,而这两点是公司无法通过本身的主观努力改变的:市场支配地位——企业对于该场景中主要参与者的影响能力;标准化和监管壁垒——该场景对于监管许可和协调标准的需求程度。这两个因素对于确定公司的战略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是实现区块链价值的必要条件。区块链的价值在于网络效应与协作,所以需要各方共同遵守一个标准才能够实现价值——多个单一的区块链与传统数据库相比并没有优势。随着技术的发展,终将出现市场公认的标准,而对非主导标准的投资则将会完全浪费。
1.领导者
市场领导者应该立即采取行动,保持其市场地位,并从自己的优势出发利用机会制定行业标准。如果在一个政策和监管壁垒较少的场景,占有主导地位的玩家完全有机会建立市场标准的解决方案。对这类公司来说,最大的风险就是不作为,这将导致他们失去扩大竞争优势的机会。采用了行业领导者战略路径的一个例子是Change Healthcare,作为美国最大的独立的医疗行业IT公司之一,他们推出了企业级的医疗区块链平台,用于处理索赔和支付。
2.召集者
召集人要做的事情是推动旨在建立新行业标准的联盟和对话,而此举将颠覆各自现有的业务。除非是在一个领域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玩家,其他人没有办法在一个需要面临更大监管和标准壁垒的领域靠单打独斗来建立区块链标准和应用。相反,他们可以把自己定位和塑造成“召集人”的角色,联合这个领域的其他玩家一同制定标准,并从中尽可能获得更多价值。值得一提的是,运用“召集人”策略必须要找高价值的应用场景,例如贸易融资这种如果没有广泛共识的标准就无法实现其价值的领域。采用“召集人”战略的一个例子是丰田,他们的研究所集合了全球四个合作伙伴一同建立汽车领域的区块链联盟,专注于为自动驾驶提供区块链解决方案,包括数据共享、点对点交易,基于使用的保险等。
3.跟随者
如果在市场上处于追随者的定位,也应该仔细考虑并实施适当的区块链策略。这个级别的玩家对于行业内其他参与者没有很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区块链应用还需要面对强监管和标准壁垒。对这类企业来说,不能对市场的新技术变化视而不见,而是应该密切关注区块链的发展,并做好快速采用新标准的准备。如同企业已经在采用云服务的同时面临着潜在风险,但也同时建立了法律框架一样,跟随者们也应该制定如何实施和部署区块链技术的战略。对区块链领域而言,“跟随者”战略其实是特别危险的,因为行业中制定规则的少数玩家可能会建立需要许可的私有区块链网络,例如船运行业。那么无论跟随者动作有多快,可能在规则制定的那一刻就已经出局了。对这类公司而言,可以选择早站队,选择加入现有的、有潜力的联盟来降低这种出局的风险。而加入联盟的短期投资成本会远远低于掉队的长期成本。
4.进攻者
进攻者往往是新进入市场的玩家,他们没有现有的市场份额需要去保护,因此他们更有动力寻找和采用破坏性、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和区块链解决方案。“进攻者”战略适用于通过向市场提供一种颠覆性的服务来破坏现有玩家格局的最具颠覆潜力的应用场景。金融、保险、理财等大多数点对点的应用都可以划分到这类场景。事实上区块链技术并不局限于通过去中介化来创造价值。
探讨区块链在应用中的战略价值,必须要解决区块链技术普遍应用的问题,究竟企业要采取什么战略路径,才能获取区块链红利,不同行业区块链的具体应用一定不同。
四、建立企业间的合作关系
生态属性是区块链能否大规模应用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它定义了一个应用是否可行的临界量。区块链的主要优势在于网络效应,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潜在优势激增;但同时,其需要的协作也更趋复杂。例如,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数字媒体领域的牌照、许可使用费支付等问题,就需要在大量数字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海量的协调。
企业之间是天然的竞争者,区块链要求企业之间必须一起合作,这种竞争合作悖论是区块链应用规模化的最大阻碍。存在的问题不在于识别网络,甚至不是最初的认同,而是在于对系统、数据、投资等监管决策的产生和管理达成共识。要克服这些问题常常需要赞助商(如监管机构或行业机构)来起带头作用。此外,必须确保对所有参与者的激励是一致的,这在高度分散的市场中很难做到。
参考文献
[1]王焯,汪川.区块链技术:内涵、应用及其对金融业的重塑[J].新金融,2016,(10):57~62.
[2]谢辉,王健.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6,(09):192~195.
[3]王晟.区块链式法定货币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16,(09):77~85.
[4]骆慧勇.区块链技术原理与应用价值[J].金融纵横,2016,(07):33~37+76.
[5]张波.国外区块链技术的运用情况及相关启示[J].金融科技时代,2016,(05):35~38.
[6]孙建钢.区块链技术发展前瞻[J].中国金融,2016,(08):23~24.
[7]袁勇,王飞跃.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自动化学报,2016,42(04):481~494.
[8]林小驰,胡叶倩雯.关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综述[J].金融市场研究,2016,(02):97~109.
[9]蒋润祥,魏长江.区块链的应用进展与价值探讨[J].甘肃金融,2016,(02):19~21.
[10]腾讯可信区块链.腾讯区块链白皮书[R].https://trustsql.qq.com/,2018-03-26.
郭慧馨,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副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