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发展报告2016》观点集粹
工业劳动力
企业管理研究室研究员刘湘丽
在过去十余年里,工业平均工资一直呈两位数的增长。与东南亚国家比较,中国工业已没有工资成本优势。即使与日本、韩国相比,成本优势也在减弱。工资水平的快速增长,意味着从业人员收入的提高,但也带来企业社会保险费用增加、劳动力成本负担加重的问题。2014年40岁及以上人员占制造业从业人员的41.7%,而2010年和2005年分别只为33.7%和29.8%。从业人员的高龄化,更加大了劳动力成本压力。面对劳动力成本的挑战,中国企业应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首先,引进智能化、自动化设备以替代人力,减少劳动投入比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为企业技术升级开拓了新空间。传统工业依靠单体设备功能提升、生产制造单元局部改革发展到今天,向上提升能力的空间逐步变小,但借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仍然可以进一步优化生产制造全过程,达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目标。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将业务向设计、开发、维护等高价值服务领域拓展,从而使制造企业兼有服务提供功能,满足社会需要,增加企业利润。
其次,探索人机结合的最佳生产技术。机器人为典型的自动化设备,可以替代一部分人工作业,但全部生产活动不可能都自动化,彻底排除人的介入。生产活动是包括研发、试制、量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大系统,既有从原材料、零部件到成品的物的流动,也有设计信息、制造信息、改进信息以及市场反馈的信息流动。研发人员、制造人员以及销售服务人员在物流、信息流中担任着知识型劳动,为整个生产系统的良性循环提供机械设备所不具有的隐性知识。因此,应该找出人与自动化设备的最佳组合,实现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劳动成本控制的双赢局面。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已有不少值得参考的经验,我们应该组织力量,进行深入研究,结合中国情况提出可行的建议,帮助企业克服劳动力成本困扰。
再者,改进管理制度培养高技能员工。目前,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技工与技术人员严重供给不足的问题。而企业在设备、产品升级中需要量、质充分的的技术人才。在外部供给缺失的情况下,,企业应该认真审视对自身的管理制度,改变依靠外部市场引进人才的习惯,建立人力资本投资理念,有计划地培养员工,客观公正地评价员工技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学习技能,从而满足企业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