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我国经济从接近10%的高速增长下降到6-7%区间的中高速增长,且下行压力仍然巨大。特别是一度作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源的工业部门的增速已降至GDP增速以下。未来一个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将呈L型走势。尽管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仍然存在。总体上看,寻找区域经济发现新动能,就是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产业、满足新需求。开拓新市场,就是通过开发以前忽略的、未能进入的既有市场或正在形成的新市场;培育新产业,就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培育和发展规模大、成长性高的新兴产业和有望成为今后国民经济支柱的产业;满足新需求,就是要通过技术、产品、商业模式、产业业态等方面的创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更好产品和服务。
一、从四个方面打造区域发展新动能
第一,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我国经济增速回落既受到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振的影响,供给能力与需求不匹配也是重要原因。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快速升级,而且产业转型的压力也产生对生产技术、原材料、仪器装备升级的巨大需求。但是由于我国供给能力滞后,许多中高端需求在国内不能得到满足而不得不依赖进口。如果考虑到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现状,只有那些最具市场竞争力的需求才能被实现,供给能力的低下就成为对经济增长更具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去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2016年1月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进一步要求“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对于各个地区来说,尽管经济禀赋、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各不相同,但是无不面临着供给能力不适应需求升级的问题。因此,应坚决贯彻落实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神,通过创新加强产业基础、改进产品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从而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国内需求升级的产品和服务。
第二,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我国经济从高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成本优势被削弱的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吸引外资、高度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经济开始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对消费品、投资品的需求急剧放大。然而,由于国内产业基础薄弱、产业规模弱小,这些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工业产品不能实现自给、需要大量进口。前一时期国际产业分工的特点是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外包到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这就意味着发达国家已经不能生产和供应中低端工业品。即使近年来它们加大重振制造业力度,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根本无法回流。而对于经济处于起飞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购买力弱,它们需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的工业品,这恰恰是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之所在。当前我国的钢铁、有色、建材等不少产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如果能够与国外高增长市场有效对接则能实现双赢。边境地区省份(特别是西南部地区)省份可以借助于与越南、印度等高增长发展中国家相毗邻的优势,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和优势产能合作的政策东风,通过积极“走出去”开拓周边国家市场。对于那些非临边省去,也可以通过改善铁路和海运通道、加强海关通关便利性,将更多本地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第三,抓住新工业革命的产业机遇。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已经获得广泛应用,3D打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机器人、人工智能、基因工程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在刚刚结束的G20领导人杭州峰会发布的公报将“支持创新、新工业革命和数字经济的行动”作为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的目标,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也纷纷加大对新工业革命相关技术与产业的支持力度。新工业革命将对未来的产品与产业、生产流程和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产业业态产生深刻的影响。机器人、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生产和服务过程的生产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对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不利影响,这也是近年来广东、浙江等省提出机器人换人专项行动的原因。新一代移动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3D打印等技术正在使生产组织方式发生改变,如生产活动的去中心化、网络协同制造等,而且可以使企业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好的产品和增值服务;3D打印、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精准医疗、物联网有望成为规模巨大的新兴产业产业。因此,各地区既要促进已有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成熟产业的发展壮大,又要着眼于未来,培育、引进、扶持新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技术和产业发展。
第四,促进区域间经济协作。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大国,这一特征决定了我国区域间在自然资源、交通区位、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人口数量、工资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例如,北京、上海、天津已实现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而西部的一些地区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我国经济呈现东部发展水平高、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低的梯度发展格局。当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由于高地价、高工资和土地空间约束,工业发展受到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失去优势的时候,中西部地区和三四线城市和县、乡仍然具有发展的土地空间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条件。东亚经济发展曾呈现出典型的“雁阵模式”特征,劳动密集型产业由最发达的日本转移到次发达的韩国、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再转移到中国、亚洲四小虎等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土面积大、国内经济发展具有梯度差距,我国可以由国际雁阵转变为国内雁阵,即劳动密集型产业首先由我国东部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而不是周边更低发展水平的国家,这就为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留出了空间和时间。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不同城市之间应该加强产业协作,譬如建立产业供需信息平台、合作建立产业园区、发展利益分享的飞地经济等模式,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先向国内的欠发达地区转移,既为东部发达地区留出腾笼换鸟的空间,又带动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
二、打造区域发展新动能的着力点与需要注意的问题
培育和壮大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根本上要依赖改革和创新。所谓改革,就是要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等市场经济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相比之下,我国东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更高,而西部、东北地区的市场化程度相对滞后。近几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困境,固然有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受经济周期影响更大的原因,体制机制、政府作风、营商环境方面的差距可能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即使对于东部地区来说,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脚点也要放在改革上,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释放经济活力、化解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所谓创新,既包括体制、机制、政策的创新,更根本上还是科技创新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近几年来,中央先后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一系列促进创新的政策,以期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把创新作为主要的推动力,依靠创新改造提升旧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
在打造区域发展新动能的过程中,要重视交通、物流、通信、园区、创新创业载体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引进、激励,特别是要加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和对在岗、转岗工人的在职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为产业的发展、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要加强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使区域产业发展的竞争力从单纯的要素竞争力转向产业生态系统的组合力。
“十三五”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要特别注意吸取先发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和教训。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之一就是生态、环境的约束,以牺牲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不仅代价巨大,而且与人民群众追求优美生活环境的追求越来越相背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保证经济的长期可持续性,才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地方经济发展必须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加强生态保护为前提,促进生态环境与城镇化、工业化的和谐共进,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本评论为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载,媒体转载请联系cjkp@qq.com。
《产经快评》致力于对国内外产业发展的形势、事件、政策和热点问题进行及时、专业的评论。欢迎读者来稿,欢迎热心作者加盟。邮件请寄:cjk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