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客户端| 官方微博| 报刊投稿| 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利体育在线登陆

工业革命、工业化与工业制度变革

2018年12月19日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8-12-7作者:周民良

1776年,英国人瓦特发明蒸汽机,被后世认为是工业革命的开端。同一年,被誉为现代经济学开山之作的亚当斯密的专著《国富论》出版。瓦特发明了一台机械,对推动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亚当斯密的著作,论述了产业分工的重要性,则更是描述了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可以说,1776年,既是工业化的开端,也是现代经济学的开端。

(一)工业革命带来生产生活方式改变

根据经济史学家的研究,工业革命这一概念来源于法国,是把发生在英国的由蒸汽机推动的工业变革与法国大革命联系在一起,以说明发生在英国的工业变革具有重大影响、轰轰烈烈的成分。通常而言,工业革命则是指一个或者一组重大工业新产品或者新模式出现引起工业生产大规模生产方式变革带来工业效率大幅度提升的过程。从世界工业革命的变化进程看,工业革命的源头都出现在欧美国家,先是因为创新研究带来新产品或者新模式的出现,通过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推广,推动工业或者其他产业的巨大发展。

按照学术界的研究,全球已发生过三次工业革命,目前正在进行第四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时代”,以蒸汽机的出现为标志,是人类发展的转折点。经过数千年漫长农耕文明后,人类开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从手工生产向大机器生产的方向转变;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时代”,以电力、钢铁、汽车、铁路、化工等产业的发展为标志,代表人类开始向重化学工业领域迈进;第三次工业革命以电子计算机、信息产业和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为标志,显示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对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究竟以什么为标志物,学术界还存在着不同认识。有些学者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以万物互联为标志,有些学者认为以新能源产业大发展为标志,有些学者认为以包括人工智能、3D打印等为标志。从发展趋势和连续性进展看,人工智能发展带来变革的可能性更大。附加和集成了人类智能的人工智能,展示了机器的快速识别、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深度学习有可能展示其在发明、发现与实现方面的独特能力。无论如何,这标志着全球进入工业化全新阶段。

工业革命带来了全球生产方式巨大变化,今天世界的生产日益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也带来了更加规模化和集中化的生产;与此同时,工业革命带来全球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如今的人们,产品更加丰富、穿戴更加多样、出行更加快速、学习更加便捷、医疗更加贴心、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完善。

因工业革命爆发时间的差别,全球发展可以分为工业革命发生期与工业革命间隔期;因工业革命发生地的差别,分为工业革命发源国与非发源国之间的差别。通常,工业革命爆发期会带来工业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带来工业的加快发展;而在工业革命间隔期,工业的发展显得相对平稳。而工业革命发源国因为率先掌握技术诀窍和产业发展诀窍,最容易因为在技术诀窍垄断获得巨大经济利益,从而形成新的产业生产集中与新的消费分散,带来向工业革命发源国的集中。

(二)工业化改变发展命运

世界不同国家因工业革命产生与工业革命的成果广泛应用的差异,带来发展结果的巨大差距,形成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贫富鸿沟,即所谓的南北差距。早期人们把发达国家称为工业国,发展中国家称为农业国,表达了一个国家因主导产业不同带来的发展差距。在全球经济关系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工业国—农业国”之间的关系。或者,又因发达国家具有全球经济影响力,是全球中心;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影响力偏弱,是边缘区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是经济联系中的“中心—外围”关系。在传统的国际分工中,处于中心地位有创新专长的发达国家生产工业品,而发展中国家提供原料和农产品,并且成为发达国家工业品的销售市场。这种发展模式显然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但不能有效削减发达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鸿沟,不能有效带领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起飞。

不少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基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因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不同,传统的国际分工对于发展中国家严重不公,会强化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关系,导致中心—外围差距进一步扩大。诺贝尔经济学家缪尔达尔虽然指出,存在发达区域对发展中区域的扩散效应,但也存在着发展中区域对发达区域的回波效应。前一种效应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获得资本,后一种效应会把发展中国家的优质要素吸引到发达国家。但缪尔达尔认为,不合理的分工一旦开始,会形成循环累积因果(Cumulative Causation)效应,导致资源与要素更多地向发达国家集中,发展中国家的未来更加悲惨。

然而,许多发展经济学家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成长时,所形成的共识还是,必须以发达国家作为标杆,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在诸多发展经济学教材中,普遍有推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专门章节。

其实,早在这些经济学家之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发展中国家赶超方向与路径上就有十分超前的认识。19世纪后期,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指出:“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欠发达的国家展示了后者未来的前景”。

全世界依赖农业致富的只有三个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基础多起步于农牧社会,但是许多国家人口增长较快,人均土地资源并不丰富,很难依赖农牧业实现经济起飞。在发展初始阶段,农牧渔业占经济中较大比重,劳动力就业也集中于传统农业领域。国家发展政策的重要转变,应是在重要城镇建立工业区以发展制造业。由于制造业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较高收入和带来大量就业机会,会造成为工业服务的产业在城镇的集中,带来劳动力从种植养殖领域向非农领域的转移,形成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现象。而城镇化发展,又扩大了对工业品需求,扩大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又进一步推动工业发展。工业化规律是,经济发展会伴随着经济结构中农牧业产出比重下降而工业产出比重上升的过程。配第-克拉克定律也揭示,在经济发展中,也会出现农业领域劳动力就业比重下降趋势,与此对照,先是在工业领域出现劳动力就业比重上升,继而在服务业领域出现劳动力就业比重上升。

二战以后,许多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为实现国家目标,不约而同地推动工业化。但由于国情不同、各国采取策略不同,最终有些国家成功了,有些国家失败了。就国家群体看,东亚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功,先后出现亚洲四小龙—中国—东南亚的迭次式、波浪形工业化,实现了东亚经济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持续增长,被日本学者谓之为雁行式排列发展。从国家看,东南亚诸多国家如越南、柬埔寨、泰国都不遗余力地推动工业化,希望在全球制造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印度提出雄心勃勃的工业化发展目标,积极推动“印度制造”,力图使印度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5%提高到25%

国际学术界对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规律做了大量的研究,一些实证研究证明,推动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取得经济成功的普遍方向。有关专家曾对20002004131个发展中国家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横轴作为工业增长轴,以纵轴为GDP增长轴,统计发现有以下规律:

G=2.529+0.394XR2=0.507

SzirmaiVerspagen 2015年采用88个国家19502005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产业增长与收入改善之间的关系,也揭示了收入与工业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进而得出“制造业是增长的引擎”这一结论。

东亚的成功表明,发展中国家如果策略因应得当,可以因工业化取得成功,并最终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领域展开竞争。

(三)适应性变革改进工业效率

如果说,工业革命是由技术变革引起的新产品新模式出现,而工业化是工业产出上升和工业就业提升的结果,把工业革命成果产业化实现和更好地推进工业化,世界各国还进行了大量制度变革。

在各国转化工业革命成果和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曾经采取了大量推动制度变革的做法与手段,以提升工业发展效率。这些重大制度变革有些发生在政府层面,有些发生在行业层面,有些则发生在企业层面。

比如,工厂制的管理就发生在微观层面。工厂制使企业把机器集中在厂房,避免机器和操作机器的员工日晒雨淋,专注于生产。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工厂制带来企业内部的分工与专业化生产,企业内部形成车间、工段、班组等组织模式,形成轮班、工序等作业制度。

比如,对集装箱的使用提高了运输效率。相对于散装等最初的原始模式,可以减轻装卸费用和货物撒漏损失,提高货物运输的安全性。集装箱还可重复使用。今天的远距离大规模的运输方式如铁路运输和海洋航运,都采用集装箱模式。标准化的集装箱被起重机、传送带装卸和堆垛,并被运往世界各地。

又比如,从行业角度看,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程度。在循环型社会,一个企业的废弃物可以成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料。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减少环境治理成本。数据表明,食物垃圾回收为英国人创造了15亿美元收入,每吨回收衣物可以带来1295美元的毛利润。

从国家层面,实行出口导向还是进口替代更有利于一国的工业化,涉及到国家政策资源的合理配置,学术界曾经为此争论不休。进口替代,就是通过政策壁垒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实行进口替代,源于国内工业过于薄弱,难以与国外工业正面竞争。在路径选择上,往往先在消费品领域实现进口替代,再逐渐转向设备类中间投入品替代。出口导向,则是通过政策鼓励促进本国工业品出口。实行出口导向的目的,也是培育国内工业。出口导向路径选择,往往政策鼓励重点先是鼓励出口原料和初级产品,再转向鼓励出口制成品,最后到鼓励出口高技术类产品。但有关国际组织通过统计规律发现,出口导向政策在实现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方面的效果好于进口替代政策。

其实,今天的工业化之所以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标准化有很大关系。处在市场的工业企业都知道,产品达到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是产品在市场上的信誉保障。在大规模生产背景下,企业普遍采取基于标准化制度下大量零部件规范化生产和组装。但在工业化初期,人们为标准问题曾进行了一番探索。标准化率先出现在美国还是法国,还有一段笔墨官司。

以往美国学者认为,标准化率先出现在美国。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枪械多由手工制造,导致武器型号尺寸不一,在战场常常面对的问题是,枪械零件没有办法互换。1801年,美国的惠特尼因进行了具有互换性的枪械零件操作,被称为“互换零件的开创者”。而后,在美国建设兵工厂时,采用测量仪、固定装置、检验装置和专用切割制造装置,设计制造可以互换零件的武器。这种基于制造互换性原理的设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成为美国制造体系的雏形。但据学者考证,1785年,美国驻法大使就见证了法国技师进行枪械的互换零件操作。因而,标准化零部件生产与操作,应该最早出现在欧洲大陆。

分享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