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客户端| 官方微博| 报刊投稿| 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利体育在线登陆

专访曲永义: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央企链长工作快速落地

2022年05月26日来源:《国资报告》杂志2022年04期作者:曲永义

2021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要勇挑重担、敢打头阵,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

那么,中央企业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有何背景?又有何优势与挑战?近日,《国资报告》杂志记者带着问题,对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曲永义研究员进行了专访。

打造链长是现实安排

《国资报告》:您对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要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如何理解?这一提法有何背景?

曲永义:近年来,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急剧变化,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冲击,技术和产业分工的全球化进程被“打断”。

总体来看,国家层面已经形成了对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产业链链长的顶层设计和要求,而要实现其目标,则需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要求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要勇挑重担、敢打头阵,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是新时期我国应对全球技术和产业竞争新形势的必然选择,是保证我国自主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安全的迫切需要,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是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的现实安排。

这一重要要求,一方面,是立足于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的预判,为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对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在我国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主力军作用的了解和信任,赋予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在新时代的新使命。

中央企业积极履行新历史使命,可为进一步畅通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强化国内市场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2021年初,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全球化过程中的风险显著提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持续加深,美国对华政策从激进的特朗普时代向更为复杂的拜登时代过渡。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的产业经济技术基础,使其有能力成为原创技术的“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的“链长”;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使命意识、担当意识和创新发展能力,为其承担原创技术的“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的“链长”的新历史使命创造了条件。中央企业积极履行新历史使命,可为进一步畅通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强化国内市场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我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有效竞争力积极贡献力量。

链长工作的四重挑战

《国资报告》:对于中央企业承担这一使命,您觉得有哪些挑战?

曲永义:中央企业在勇当现代产业链链长过程中面临一些现实挑战。

一是国际环境是中央企业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面临的外部压力。部分国家通过选择性脱钩方式来推动全球产业链结构调整和对领先技术的控制力,产业链全球化布局向区域性集聚演化,技术的全球合作转向以竞争和对抗为特征的合作。在此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实体清单、技术贸易壁垒、投资并购限制、市场准入和政府采购限制等措施,对我国领先企业进行打压,阻止我国向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跃迁,同时加速推动部分产业从我国向外转移,不仅给我国产业链安全造成影响,也对我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治理带来严峻挑战。

二是全球进入国家主导竞争态势所带来的竞争压力。进入新世纪以来,发达国家为了抢占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争夺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和主导权,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例如,美国提出了《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导力战略》,德国提出了《国家工业战略2030》,日本颁布了《机器人新战略》,英国发布了《工业战略:建设适应于未来的英国》。各国在支撑未来发展的产业领域竞争日益加剧,且表现出国家主导未来竞争的基本态势。与此同时,在产业链重新分工的驱动下,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利用土地、人口等红利条件吸引外资,并开始在低端的加工、制造产业环节与我国展开激烈竞争。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一些重点产业将展开激烈竞争,使得全球竞争格局出现重大变化与调整。

三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带来的新挑战。近年来,人工智能、量子技术、脑机接口、生命科学等技术不断迭代、突破,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拓深,多技术的交叉融合不断加速,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朝着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融合。为保持在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的领先地位,各国不断加大对前沿技术的支持,全球技术竞争呈现出加速态势。不断加速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不仅决定了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态势,更决定了各国的竞争地位。在此背景下,中央企业面临严峻的技术竞争压力,需要在技术前沿领域率先投资、前瞻性布局、强化引领,以应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和构筑持久竞争优势。

四是我国现代产业链基础能力和关键领域的“短板”对中央企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部分产业基础受制于人,国外技术壁垒、垄断或封锁对部分产业核心能力的制约和限制仍未获得实质性突破等;共性技术供给不足,共性技术供给体系不完善、总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日益成为制约企业创新发展的瓶颈;产业协同力度不够,产业上下游主体在资金、技术、人才、平台、信息等方面的协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区域协同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内在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

创新体制机制推动链长工作加快落地

《国资报告》:关于央企等国有企业更好地开展链长建设工作,您有哪些建议?

曲永义:结合党中央对国资国企改革的新要求,着眼于当前全球竞争的新形势,有几点建议如下。

一是将中央企业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作为国资委管理和监督中央企业的核心职能之一。根据不同中央企业的技术经济以及安全风险特征,在现有分层分类改革的基础上,增加产业链链长企业属性,近期可考虑将产业链链长融入到国企改革重点工作中,推动中央企业在创新生态激发等方面扮演新的角色。

二是推动链长企业与相关企业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借鉴国外产业协同和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结合行业、技术特征,选择适当的组织方式,通过有效的权力分配、投入方式、分配方式等,形成各类主体共同投入、共享收益、合理分配、有序竞争的良好局面,构建能够推动产业链内链长企业与相关企业的有效协同。

三是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中央企业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工作在中央企业的快速落地。对于产业链链长及相关企业,增加相关资金预算,相关资金由链长及产业链中的相关主体自行统筹,并放宽审批条件、加快审批速度。对于关键技术岗位、工程岗位、管理岗位的人才,按照市场化原则定薪酬,提高薪酬的吸引力。在对中央企业的考核中,将企业开展技术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研发投入加回比例提高,对于取得重大突破的中央企业年度考核予以倾斜。

阅读原文

分享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