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客户端| 官方微博| 报刊投稿| 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利体育在线登陆

立足新发展格局,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战略思路与重点任务

2023年03月14日来源:《中国经营报》2023-3-13作者:王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围绕这一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命题,工经所青年经济学者赓续传统,踔厉奋发,依托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产业洞察,围绕影响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的经济学问题,以理论结合实际的视角展开深入研究,取得了具有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

《中国经营报》开设“工经青年学者论坛”专栏,以署名文章的方式刊发工经所青年学者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心得和成果,力图通过青年学者的视角,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产业发展的趋势与机遇,以飨读者。

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而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关键在于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产业链现代化是产业现代化内涵的延伸和细化,强调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产业组织方式和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链的转型与升级,使产业链具备高端链接能力、自主可控能力和领先于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水平。自从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之后,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中都对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推动现代产业链的完善,将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提到新的高度。

当前我国产业发展已经具有一定基础,形成了全世界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产业规模和配套优势明显。尤其是在经受新冠疫情的初期冲击后,我国相关产业得到迅速恢复,为全球疫情防控和生产生活提供了大量的重要产品和物资,不仅带动了国际贸易增长,也为全球经济恢复提供了重要支撑。如今面临后疫情时代,国外地缘政治、市场经济环境仍处于高度的不确定性中,国内一些产业领域的发展依然存在基础不牢、水平不高的严峻问题,一些基础产品和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关键环节也出现“卡脖子”风险,使得产业链现代化进程面临一些现实挑战。在“十四五”期间及很长一段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已经成为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为此需要进一步明确在此项工作的战略思路和重点任务,即“怎么做”和“做什么”。

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战略思路

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是实现双循环战略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必须通过持续的创新与变革来提升产业发展水准,使其符合当前以至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国家、社会、经济等活动要求。

1)通过政策合力引导产业发展

虽然在国家层面已经从顶层设计确定了具体的策略,但是为了保障该项任务得到进一步落实,还需要完善实施机制。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设立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确定牵头单位,针对当前及今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进行综合精准预判,不仅为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提供总体指导意见,而且还需要在体制机制突破方面提供有力支持。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点是处理好当前效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并落实在制定产业规划和技术路线图上,突出人才、土地、资金、技术、数据等关键要素的供给和保障,着力解决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大平台等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实际问题,做到政策体系与产业链发展协调配套和相互支撑。

2)加快推进产业链条转型升级

针对当前的现实情况,需要围绕国家创新发展战略规划,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统筹国内外优势资源,加大各种资源投入的力度、强度、精度,力争在产业薄弱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不强环节、链条运行瓶颈环节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速构建完整独立的产业链条。同时,重点聚焦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功能性产业提档升级,加速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来完成新旧动能转换,并通过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壮大产业规模和延长产业链条来带动产业链现代化发展。

3)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带动作用

国有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活动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结合当前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进程和节奏,根据国有经济的变化趋势来引导国有资本有序进入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先进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尤其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重点掌控相关产业链中技术含量高、增值幅度大、带动性强的重点环节,并以此作为战略发展的关键。同时,秉持“内强外联”的资源整合思路,充分利用混合所有制模式等来聚合各种社会资源介入重大前瞻性产业,提升对这些领域的发展支持力度。

4)建立协同创新发展组织体系

围绕现代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促进创新单体横向协作创新,打破技术、资金、创新网络和无形资产等方面壁垒,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创新发展格局,建设相互支撑、相互依存的协同创新关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链。按照现代产业链发展的总体目标分解具体任务和重点指标,集中力量针对产业链中的重点环节进行突破,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围绕共同目标来协同开展工作,推动产业链融合发展,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5)积极参与国际市场规则体系

积极对接现有国际通行规则、不断推动构建以规则为导向的发展路径,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新要求。除了适应国际规则之外,还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活动,争取发展主动权。鼓励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全球声誉的企业等非官方组织来推动和制定国际标准、竞争准则、交易规范等全球治理规则,包括未来全球技术标准和商贸议题的讨论,新规则、新标准的制定工作,实现由全球中低端供应商向高端系统集成商,由国际规则的被动遵循者向关键参与者乃至主导者转变。

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重点任务

产业链现代化涉及相关产业“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全面变革,不仅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短板环节,包括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同时还要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加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重点打造优势产业链群来支撑区域发展。

1)梳理产业图谱中“弱基缺链”清单

聚焦重点产业,以“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为主线,为每条产业链绘制产业链图谱,找准产业链缺失和薄弱的关键环节,明确“弱基缺链”清单,包括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清单、主要配套企业清单、卡点攻关项目清单、补短板突破环节清单、锻长板重点领域清单、关键产品技术攻关清单、重点科研机构清单、重点产业区域布局清单以及重点项目清单等,做到对产业链发展目标和任务“胸中有数”,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链,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

2)通过重点工程解决“卡脖子”问题

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制度优势,集合各方优势资源,着眼于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高端链条和增值环节,通过“补短板、锻长板”,设置重大专项来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破“卡脖子”弊端,切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彻底解决制约相关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问题。培育一批突破和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生产高附加值的尖端产品,能够引领行业技术发展的优秀企业,辐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全面发展,打造强韧、安全、自主和可控的产业链,避免出现产业安全问题。

3)加大基础科学和共性技术研究投入

结合国家政策,鼓励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作为产业链链长,联合上下游企业,通过重组、合作、共享等方式自主自愿组建共性技术企业类平台,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为突破口,推进协同创新,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由政府、研发实力较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等共同发起建设一批共性技术新型研发机构,加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集中攻关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前沿技术。

4)抓紧科技变革重点布局高端产业

精准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结合已有坚实基础和自身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依托国内创新主体,吸引国外创新主体。充分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瞄准全球前沿前端科技,对标行业先进水平,锁定国际高标准高精尖,加大创新要素投入,努力在战略性、前瞻性、新兴性、未来性的产业布局中占得先机,推动产业链由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跃迁。

5)立足区域优势打造领先产业链群

鼓励各地结合区域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瞄准先进技术领域,打造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产业链群。同时,加大区域内创新要素的流动与整合,保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营销等各价值环节能够实现有效整合,并衍生出一些原创能力强的行业排头兵企业集团来形成新增长引擎。

6)促进国有资本进入重点产业领域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技术密集、人才密集和资金密集等方面资源优势,积极承担事关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和公共服务的重大科技项目,牢牢把握现代产业发展重大战略目标和战略方向、战略重点,强健现代产业链根基。针对投资规模大、风险高且投资回收期长,一般逐利性社会经济组织不愿意进入,以及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可以考虑由“国家队”采取“兜底”策略,积极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分享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