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 客户端| 官方微博| 报刊投稿| 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利体育在线登陆

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2017年10月31日来源:财经智库CASS作者:黄群慧

学习十九大

为了更好深刻、全面地把握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经智库》编辑部主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家座谈会”。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十九大报告专门提出,中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觉得现在谈的、关注的最多的就是对主要矛盾表述的变化,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我想从自己专业领域的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报告中谈到了十四个坚持,这十四个坚持中,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的发展理念,这个思想贯穿报告的始终。解决真正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可能最关键的是创新发展,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的发展。创新大家都知道,我们多次反复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步,要解决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最根本的还是在创新。

我们从西方的经济学的角度谈创新谈得比较多,但是一个国家把创新放到了发展的首位、发展理念的首位,这个在其他的国家还从来没有从这个高度的来强调。不仅如此,我们还强调一点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发展理念。表述这个至少提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就是从创新的主体来看,我们一直强调主体是人民,依靠人民来创新,刚才说了我们以前在西方经济学创新理论里强调的都是企业家,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十九大的报告提到了企业家精神。实际上,创新主体不仅仅是企业家,我们还是要强调什么呢?因为创新是整个群体的概念,所以还是要依靠人民。这个人民的概念就包括我们在十九大报告当中特别强调的,除了企业家以外,又强调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这本身也体现了依靠人民创新产业的发展的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发展把这个思路理清楚了。我个人认为,构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发展理念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内涵、是标志性的概念和标志性的理论,是区别于西方经济学的创新理念,这一点是很关键的。

二、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十九大的报告专门提到用新的发展理念来构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提法。以前我们研究产业,经常提高现代产业体系,但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提高是有亮点的。以前我们提的现代产业的体系,往往主要是发展高附加值、高端产业。实际上,现代经济体系提法中包含的产业体系,是指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体系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这个提法也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有关系的。财政和金融之间的关系、科技和金融之间的关系等都可以涵盖在这个框架下。从我专业领域来说,我觉得这个提法比较新,很有亮点的很有新意的。首先,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必须结合到实体经济上。这跟我这几年一直强调发展实体经济是契合的,而且明确了供给体系的质量是一个主攻方向。其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5年就提出了,当时主要就是强调“三去一降一补”。我个人认为,“三去一降一补”是很难概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内涵。补短板、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提法,相对比较笼统的,具体如何去、如何补没有明确。而现代经济体系的提法,更好地概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真正的核心内涵。我认为,发展中国特色的企业理论也需要强化这个概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供给需求是西方的经济学的概念,但是我们供给质量这个词,就不再是西方的这个概念了,而是我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概念。重视实体经济的供给质量概念的提出和梳理,也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理论支撑。

三、积极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十九大报告还谈到很多新的经济亮点,尤其是特别具体的一些要求,比方说培育若干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个是首次提到的非常明确和重要的问题。当前我们也做很多产业规划,包括中国的制造2025中规划的重点工程和重点领域,以及重点地区规划等。这些都体现出世界级现代化的先进理念。而此次报告中提到的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报告中强调企业家的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使得提法更加具体和科学。

另外,除了创新之外,十九大报告还涉及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改革。在谈到改革时,特别是谈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重点涉及国有企业的改革,表述也是很有新意的。报告指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是长期以来的提法,在20159月份也出台了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意,就是改了一个词,就是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以前尤其这两年,在更多的场合强调的是国有企业做优做强做大,而这次改成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这一点强调的很有新意。为什么?因为原来强调的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是有争议的。我们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目的也是为了鼓励和发展民营企业。如果反复强调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其实对非公经济来说,始终是一个胆战心惊的提法,因为不知道做大做强国有企业会对整个市场竞争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所以这次提国有资本,那就意味着改革的思路在转变,其实是国有资本的形式有很多,不仅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民营企业,甚至个人形式都可以以不同形式存在于国有资本中。

另外,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还强调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的企业。世界一流的企业这个词虽然不是很学术化的表述,但是始终作为我们国家培育企业成长的目标。什么是世界一流的企业?其实描述指标是动态的。一个企业可能长期强,也可能短期强,世界一流能不能永远都是世界一流需要认真研究。我个人认为,民营企业应该在建立世界一流企业中承担更多的作用。目前,国有企业中有很多进入世界500强,特别是一些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但是,从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看,像华为这样的企业,可能它更接近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准。

报告也提到关于反垄断和加强市场化改革的内容。反垄断法自颁布以来,商务部、发改委等部门不断根据新的形势,修改有关反垄断的规定。国家发改委在2015年牵头启动了《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滥用知识产权的反垄断指南》的起草工作。虽然这些规定在市场上影响不大,但是,已经上升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文件的高度,足见我们对反垄断和建立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视。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中,学界也有很多讨论和争论,包括产业政策和市场竞争政策之间的关系,包括到从去年年底开始的对产业政策有效性的争议。实际上,政府文件中早已经理顺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之间的关系,即要以竞争政策为基础的,产业政策也要用,促进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协调发展。根本不存在说要不要产业政策的问题,也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问题。

总体而言,无论是建立一流的企业,还是将来国有资本做大等,都需要回到构建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个问题上。无论是经济制度的建设看,还是从经济理论的研究看,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繁荣发展民营经济,这个逻辑才完善。以上是我基于十九大报告,从主要矛盾表述的变化,到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上,我们应该研究和应该做的一些事情,谈一点学习的体会。

分享到:
Baidu
map